欢迎访问西部基层在线

  

首页 > 热点资讯

“破茧重生”的仪陇蚕桑

发布时间:2020-08-22 08:20:00    来源:川报观察    浏览量:   作者: 林凌 蒲南溪

 

处暑将至,南充市仪陇县铜鼓乡和土门镇,万亩桑田绿意盎然。一眼望去,桑田中错落有致地坐落着数间颇具现代感的大棚,初秋的阳光下,“新时代养蚕大棚”的字样格外醒目。

“蚕月条桑,取彼斧斨,以伐远扬,猗彼女桑。”翻开中国的农业史,蚕桑无疑是不能缺失的重要篇章。栽桑养蚕、缫丝织绸,古老的蚕桑产业成为农业发展、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。

仪陇也不例外。作为“中国绸都”南充的区县,仪陇的蚕桑产业逐步兴盛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。然而,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,蚕桑产业发展浮浮沉沉。从兴衰复苏到转型升级,在跌宕起伏的历程中,德乡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也走出了一条新路。

蓄势“破茧重生”,如今全县已发展蚕桑10万余亩、标准化规模化的蚕房达780个,百里蚕桑丝绸产业长廊焕发出勃勃的时代生机。

兴盛

“谁要是娶了二道丝厂的姑娘,

人前人后都是非常有面子的”

 

吴小康,仪陇县蚕业站站长。黑黑瘦瘦的他话语不多,可只要聊到仪陇蚕桑,就关不住“话匣”。

“以前在仪陇,农民养蚕可以给家里贴补点买盐买油的支出,包括供子女读书。”吴小康回忆,在上世纪八十年代,仪陇农村有三大支柱产业:猪、粮、蚕,“猪和粮一般是用于满足家庭成员食用,养蚕则是家庭增收的主要来源。”

于是,田边、地边、溪河边、道路边,农民们都自发栽起了“四边桑”,荒坡荒坪、房前屋后也建起了小桑园,“1981年全县产茧量达到207万余公斤。”近40年过去,吴小康还清楚记得这一数据。

然而好景不长。由于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变化,农民们一时难以适应,担心再饿肚子,对栽桑养蚕的前景心生疑虑。随之而来的便是小桑园被毁、大片桑树被砍。

以当时全县产茧之冠大仪乡为例,小桑园毁掉80%,四边桑毁掉20%以上。到1984年,全县产茧量下滑为136万余公斤。”这一现象引起了当时决策层的警惕,“仪陇的蚕桑招牌绝不能丢。”在这样的共识下,仪陇在“七五”规划(1986—1990)中将蚕桑产业列入拳头产业,在全县确立14个蚕桑基地乡镇。“巩固‘四边桑’,积极发展间作小桑园,大栽宽行间作”的栽桑布局式也在全县推广。到了1990年,全县桑树总数也达到了2亿株以上。

不只是数量上的增加。“县里重视到什么程度?县委书记每月都要召集相关负责人员集中研究讨论蚕桑产业发展。”吴小康说,正是这样的强力推动,仪陇全县的产茧量逐年上升,从1986年的320万公斤逐年增长至1990年的500万公斤。

如同一个晴雨表,位于二道镇的仪陇县丝绸厂,也就是当地人口中的二道丝厂,映射出仪陇蚕桑产业的发展。建立于1978年的该厂数次扩产增员,成为当地“最红最火”的企业,“谁要是娶了二道丝厂的姑娘,人前人后都是非常有面子的。”

浮沉

“背心都湿透了栽种的桑树,

一锄头就给挖没了,真的心痛!”

 

正如所有的历史规律,兴盛过后的衰退无法避免。只是让吴小康没有想到的是,这时间会来得如此迅猛且毫不留情。

1993至1994年,仪陇蚕桑业发展到鼎盛时期。而就从次年起,变化悄然发生。大量村民开始外出到深圳、广州等地务工,“挣现钱”的念头胜过了日复一日风吹日晒地栽桑养蚕,劳动力缺口逐渐扩大。此后的十年,全县蚕桑生产持续走低,到2004年,产茧量仅为68.5万公斤。

“前些年新栽种的桑树,有七成被损毁。”吴小康说,尽管政府发布禁止毁桑的通知,但是仍然无法制止老百姓将房前屋后的桑树移除,栽种其他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。

二道丝厂再一次成为晴雨表。在国企改制的浪潮中,这个全县丝绸大厂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最终命运:1999年正式破产倒闭;同年年底,2179名职工与丝厂解除劳动关系。

如何才能恢复桑园的规模、进一步重振蚕桑产业?这成为仪陇思考的深层问题。

转机出现在2006年。是年,商务部正式启动了“东桑西移”工程,目标是构建“东部优化、中部提升、西部大发展”的茧丝绸产业带。在这一计划中,浙江、江苏、广东等地的蚕桑产业向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甘肃等地转移,并且有相应的配套资金支持。

以此为契机,南充于次年启动实施蚕桑“百万工程”。当年3月,这一工程在仪陇正式落地,一系列扶持奖励政策推动产业逐渐回暖。到2007年底,仪陇又恢复了7万亩桑园。

作为产业发展,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。因为招引企业资金实力不足、产业链短,只有“协助栽桑-收茧-卖茧”三个环节,受市场波动影响极大。随着2010年丝绸行情整体走低,大规模毁桑情况再次发生。

“背心都湿透了栽种的桑树,一锄头就给挖没了,真的心痛!”回忆当年,吴小康心头仍堵得慌,“但心里更焦灼的是,仪陇的蚕桑产业究竟该怎么走?这几十年发展的症结在哪里?”

探路

“我说蚕桑产业是大有希望的好产业,

这真没骗人!”

 

仪陇曾是四川重要的蚕桑丝绸产业大县,早在1979年该县就成立了专门的机构——仪陇县蚕桑局,加强全县蚕桑产业协调管理。

“我们的问题究竟出在哪儿?产业发展路在何方?”不止一位蚕桑局的负责人问出了吴小康一样的问题。

面前的路走不通,就往外走,去学习。痛定思痛,2012年至2013年,仪陇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到浙江,宜宾的珙县、高县,凉山州的宁南县学习考察。

一路走、一路看、一路学,在宁南县,看着眼前十几万亩高标准的桑园,吴小康彻底震撼了,“桑园成片,连45度的斜坡上都是桑树,集中连片的规模化生产管理保证了品质。”

通过总结蚕桑业发达地区的经验,三条“秘笈”在仪陇决策层达成共识——

第一必须要强化产业布局,注重蚕桑产业功能分区,力求分布合理、功能配套、农工互动;

第二必须要由龙头企业引领带动,增强产业更好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;

第三必须打造“生产、加工、销售”的全产业链,打通市场,推进产业链条延长加宽。

“规划引领、龙头带动,走一条绿色发展、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农业之路。”仪陇定下了新的发展思路,包括蚕桑在内的“3351”现代农业产业布局明确提出。

这样的理念也得到了奥特丝的认同。2014年,奥特丝落户仪陇,选定蚕桑基础较好的铜鼓乡盐井坝、新政镇猫儿寨、柴井乡张爷庙等项目村建成有机桑蚕基地。

“除了历史、地理条件的关系,更为看重的是当地的产业发展理念。”仪陇县奥特丝丝绸有限公司总经理蒲华说,只有好的发展理念才可能催生高品质的产品。

同样秉持绿色、高质量发展的理念,2017年,奥特丝的基地通过欧盟有机转换认证,仪陇也成为全国首个“试吃有机蚕桑螃蟹” 的县区。

“普通生丝价格一般为50万元一吨,而有机生丝价格可达到70万元一吨。” 看到这个价格,吴小康很兴奋,“我说蚕桑产业是一个大有希望的好产业,这真没骗人!”

复苏

“打造百里蚕桑丝绸产业长廊,

期待蚕桑产业‘破茧重生’”

 

对于仪陇,发展好蚕桑产业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。

从省级层面看,四川提出构建现代农业“10+3”产业体系。在南充,结合当地实际,“5+5”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建设,这其中,蚕桑正是5大主导产业之一。

怎么干?仪陇提出规划:“打造百里蚕桑丝绸产业长廊,期待蚕桑产业‘破茧重生’。”

一花独放不是春。有了奥特丝的良好开端,2017年,香港利达丰集团在仪陇成立四川布碧丝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,2018年四川语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驻仪陇。

“引进有充分市场资源的龙头企业,通过龙头带动来发展产业,建设园区,从后端倒逼前端的模式。”仪陇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北平介绍,目前三家企业都实行土地统一流转,企业高标准建园,配套设施桑园、蚕房都全部建好,然后“返租倒包”给农户。

高标准建园,意味着技术有保障。“比如推行小蚕共育,让蚕儿们集中先上了’幼儿园’,再拿给农户养育,质量上也有了保证。”吴小康说。

这样的方式让农户也更为安心。铜鼓乡九龙山村3组村民欧秀珍告诉记者,自家承包了93亩桑园,一年六季可以养250张蚕,纯收入在20万左右,“这种不担风险,收益有保证的产业模式让人心里很踏实。”

据了解,欧秀珍所在的布碧丝蚕桑园区涉及土门、铜鼓等2个乡镇19个村,面积2万亩,年可养蚕6万张,产茧2800吨。“群众以50亩起返租倒包桑园养蚕,遇行情低迷时按不低于35元/公斤的保护价售茧,去年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.7万余元。”张北平介绍,该企业在经开区建设有丝纺服装精品加工厂,年生产丝纺服装100万套,创汇4000万美元。

点点滴滴的变化,见证着蚕桑产业的复苏。感受到这份喜悦的还有蒲华,一位在蚕桑产业干了近30年的“老人”。今年上半年,虽然受到疫情影响,但奥特丝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%,“这2%的逆势增长,让我们对这个产业更加充满希望。”

一个个希望汇聚到一起,仪陇蚕桑产业的“破茧重生”或已指日可待。

关于我们  |  网站概况  |  法律顾问  |  服务条款  |  人员查询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供稿服务  |  网站声明  |  版权所有  |  联系我们

投稿邮箱:1823930110@qq.com     电话:18990701260
主办:四川奎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    备案号:蜀ICP备20023272号
Copyright© 2020 西部基层在线 版权所有   技术支持:鸿达网络
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,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。